7/7/06

鬼片﹐死亡﹐恐懼

不知是否我麻木了﹐沒有什麼鬼片覺得恐怖。最近看來看去﹐也祗是血腥恐怖令人反感的戲。對死亡的恐懼﹐是必然存在的。所謂怕和不怕﹐就先要了解恐懼﹐人怕什麼?人為什麼要怕?自己既試過完全性的恐懼﹐藥物性的恐懼﹐生理上的恐懼﹐甚至亦親身面對過死亡。心理學把恐懼和不安的來源分生理﹐心理和文化背景﹐也有特定恐懼﹐沉溺性恐懼﹐社交恐懼和無理恐懼(agoraphobia)﹔自九一一﹐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這一個名詞也很難覺得陌生。意識上/情感上/自然反應上的恐懼﹐甚至行為避免也納入精神緊張。社交恐懼使我想起一個Seinfield的笑話﹐大概是這樣吧:‘Recently, there is a poll for what're the things that people fear most. The thing that come in the first place is giving a public speech, and the second place, death. Ain't that ridiculous? If that is true, that would mean for most people, they'd be rather sleeping in the coffin than giving the eulogy.'

歸納了多種恐慌﹐主要到最終有幾樣我想應是誘發恐懼的根源。一)理性的恐懼﹐可預知性的恐懼 - 就是像拿了零分怕啊媽打﹐做錯事知到有不良後果的先見性恐懼。因為經歷﹐無論是合理不合理的害怕﹐我們因為知道有不喜歡的結果﹐在有意識下也好/潛意識下也好﹐自然避免處於同樣的環境﹐避免受同樣傷害。困於升降機﹐被狗傷﹐被強暴......等等。二)生理上的恐懼﹐未知性的恐懼 - 就似有人或物跳出來的那種。因為不了解﹐不接受和未能接受(外星人﹑個仔係基既......等)。人隨了再嬰兒階段﹐就越來越難接受新事物所以處於陌生的環境﹐或遭遇特發性的事情﹐我們內心便忐忑不安。[另記:另外也有報告﹐應為嬰兒可能早至三星期已有審美眼光。是否嬰兒便可接受一砌?也有研究嬰兒如何在視力未完全之下辨認母親和身邊的人。還有三個月至一歲便開始了解第三空間。人到底可接受幾多事物?需要多少時間?] 三)。藥物誘發﹑精神錯亂等控制不了的恐慌﹐包聒幻覺和情緒失控。

一﹐是可盡量避免和學懂接受的。

二﹐是無可避免而要學懂盡量去接受的。

三﹐是避免不了和不需接受的。中毒﹑瘋了﹐怕又如何?死亡﹐也算入這列嗎?

可能反應遲鈍﹐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恐懼感...若說過山車恐怖﹐我覺得在香港搭小巴重恐怖。鬼片的恐怖很短﹐很假。試過有人跳出來嚇我﹐是心內跳了一下﹐但拳頭也跟到他的面上。我試過有次以為自己死了﹐當時沒覺什麼恐懼﹐也不記得有太大的不安﹐相反﹐那刻感到的是遺憾和想念。過後﹐也沒有大欣喜﹐也沒有大傷悲﹐是我怪嗎?說實﹐現在你問我怕不怕死﹐我想是怕的。不過也不能為這種事煩惱﹐改變不了的定律﹐雖然也想遲點﹐不過要大吉利事的話就祗能接受﹐也就是生命的無奈。戰勝恐懼的武器﹐是被免﹐學習﹐了解﹐和義所當為。

戰勝所有恐懼的人不是英雄﹐是傻瓜(受表揚的殺人工具)。英雄應該就是明白﹐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英雄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而不顧一砌的幹一件(認為應該做的事)後又好彩死不掉的人。其實如果說可怕﹐看看做手術﹑想想中國的政治﹑這世界的催向﹑每個月的月結單......﹐哈﹐總有一樣叫你睡不著吧?到最後﹐有時適量的恐懼和情緒不安可加強腎上腺的分泌﹐提高人的集中力﹐求生能力﹐甚至預知能力。還怕什麼? Don't worry, don't you know it takes 41 muscles to frown, 17 to smile, and only 4 muscles to pull the trigger of a reasonable well sniping gun.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