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
作為一間公司的決策人﹐其實只不過令公司的流程運作暢順。作為總經理﹐其實要學懂放下比每樣事親力親為會更難。人﹐就是沒有十全十美﹐有些人可能在某方面很優勝﹐但一升職反而一塌糊塗﹐因為管理和工作不能混為一談。工作就是做不完的﹐一間公司大大小小的決定﹐如果全部都想攬上身﹐當然沒可能做好。身邊一大堆芝麻綠豆﹐又怎能看得清楚前面的方向。
上文"故事"﹐本起自近來造物進化之爭而言之﹐但我們能夠生存的空間﹐就是那麼少的一部份﹐於其他事又何妨不如是? 語言﹐本身就是一套用來界定自己身邊世界和思想上它的倒影的橋樑﹐反影個人的注視著點。"Jedes wort ist ein vorurteil. 每字皆偏執" ~Nietzsche﹐ 不少人活在個很狹小的世界﹐但就算跳出了﹐也還只是霎時的一種感觸﹐時間也會使我們掉進新的框架。逃都最終﹐我的猜測只不過是不活於慣性之中﹐因時而制﹐對個體整體之中找個平衡點。也正因如此﹐我們往往只能隨著當時環境體會加以個人詮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解說溝通因此變得艱難。而每個人的解說﹐就會表現出那個個體的習慣﹐那習慣就是人格﹐而隨著那人格﹐就會左右結局。因此貪婪壞﹑慷慨好﹐懶惰壞﹑勤力好﹐也是種一廂情願的慣性想法。雖然我不相信必然性的關系﹐但是慷慨就朋友多點﹐做起事來方便﹔勤力雖不一定有回報﹐但機會率隨著根基增大。那個中間點﹐就因當時情況自定了。
生存本身就不是必然﹐我們在其中遊走﹐太多人事難以如意。境隨心轉﹐我們可以在生活之間品味快樂﹐但並不等如阿 Q 盲目的接受一切﹐一步一步的改變身邊的人事﹐慢慢轉換週遭的佈局﹐成敗等只是副產品。我最近很愛投訴﹐哈﹐嘗過幾次不想寫了﹐但每次看完又總覺得有點不憤﹐老細上星期過了韓國三天﹐目的之一就是談妥年尾和對方結餘﹐好﹐先不說大小帳目我已逐行逐列放好﹐一個電郵就該清楚﹐我給盡了 benefit of doubt (當他另有要事)。訂單又沒增多﹐結果卻是在找數時又完全忘掉接近十萬元。不是一千幾百﹐想信是個連普通小職員都不該犯的錯。因此我絕對是個天資論的人﹐ "Si l’espine non pique quand nai, a peine que pique jamai. 刺生時不銳﹐其後亦無鋒。" ~French proverb﹐ 桐油埕就是桐油埕。
1 comment:
又唔記得果十萬?? 係咪特登玩嘢... 你之前寫的"平衡"都好得人驚。
不過, 每個人的因緣際遇都不同, 可能你老細嘅老細就係需要個咁"卓越"嘅下屬, 反正, 辛苦嘅又唔係佢哋...
"投訴"多啲啦, 呢個世界會因而有趣啲。
Post a Comment